10月下旬,我国将再发射一颗导航卫星。这是亚太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届时,16颗卫星将初步完成北斗导航卫星网络,可覆盖大陆及大部分亚太地区。我国在生产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严重依赖GPS定位的状况将产生变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李祖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北斗志在将中国用户从GPS手中抢回来。”他认为,到2020年,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北斗。

位置服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了解卫星导航,每个人都能从中预见到未来生活的变化。“通过卫星导航产生的位置服务,具体到大众可以感知的方面,总结起来大概有4个——手上,物上,网上,车上。这一产业发展,将有效带动地理信息业、遥感业、移动通信业、互联网业、计算机业、消费电子业、航天业等诸多关联行业的升级改造。”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告诉记者。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与会专家给参会者描绘了目前通过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经能够达到的智能化生活。比如,当你抵达某个特定地点,可以给朋友或者自己留个“备忘”,一旦朋友或自己到达这个地点,会自动显示这个“备忘”;当你要买电脑,进入特定卖场后,手机将收到卖场所有与电脑有关的广告,还可以与附近所有同样想买电脑的人建立联系,进行交流,甚至临时组成一个团购小组。最容易理解的应用是,当有人身处险境时,会得到及时准确的定位和救援服务……

一个小女孩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书中文字里描写的场景慢慢展现在她眼前,立体逼真,小女孩禁不住用手去触摸。这时候,故事里的动画人物也开始站立走动起来,甚至还飘出了烤面包的香味——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介绍的卫星导航增强服务的应用。新产品销售时,售货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介绍应用;在做手术时,医生可以对手术部位更加精确定位……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发展得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新增长点。这是参会者的共识。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数据统计,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产值2011年接近700亿元,占全球的7.4%。随着北斗卫星的不断完善,这一产业将会出现爆发式、跨越式、规模化、可持续性增长。

“今后5年,将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扩张的黄金发展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说。

多网融合,颠覆传统生活模式

“手上,指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物上是指物联网;网上是指网络地图;车上则是指车联网。”苗前军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会发生更大变化。

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融合了信息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行业,也成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必备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必将给互联网、无线通信、物联网、车联网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人们已经可以随时踏上旅途。因为位置服务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旅游、餐饮信息,了解自己的位置,搜索到酒店、航班,预测天气,掌握时政资讯,找到志趣相投的新朋友,购买到所需的商品,一切变得简单而便利。

据专家介绍,位置服务面向个人的服务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即生活服务、社交、电子商务。LBS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是与其他垂直行业的结合,比如旅游、餐饮等行业;另一方面是与社交的结合,基于位置的社交或是社区型社交,比如LBS+社交+电子商务模式,将有很大市场。

目前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互联网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据估算,目前我国涉足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厂商与机构超过7000家,总投资规模达500亿万元。其中参与北斗终端研发的企业达到五六十家。

卫星定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LBS不仅影响着公众生活,在对公车监控、食品源头追溯、防灾减灾等政府职能领域也有大展拳脚之势。

有了车联网,实现交通的智能化,道路的使用效率将大大提高,缓解城市拥堵的路况;有了公车的监控,每年政府几千亿的沉重负担将透明化,公车私用将被监控;有了物联网,物流成本也将大大降低,食品安全实现了源头可追溯……

去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今年3月,广州市纪委曾通报了公务用车使用情况,自从采用公车管理系统后,全市999个单位共8360辆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设备的公务车,每月每车平均行驶里程下降了28.5%。

车联网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城市的应急救援和行业车辆运行监控,同样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不但可以车辆运营效率,更可以增强危险车辆的监管力度。中国机动车总保有量已经达到2.33亿辆,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有人预测,下一场终端争夺战即将上演。

留言评论(旧系统):

【匿名者】 @ 2012-10-20 18:37:20

要是真的能给老背兴服务一下,那真是福气了

本站回复:

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