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你知锁患有多深 几秒钟可撬锁 “锡纸晃匙”

视频: 你知锁患有多深 几秒钟可撬锁 “锡纸晃匙”

锡纸与不同的金属组合,能打开许多锁。

  住户门窗完好无损,但家中财物不翼而飞,这是为什么呢?昨日,记者从思茅区振兴路派出所获悉,他们怀疑最近思茅城区发生的多宗入室盗窃案,嫌疑人使用了一种新型开锁工具——锡纸晃匙。

  据振兴路派出所民警陶警官介绍,近段时间来,思茅城区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门窗完好无损,但财物不翼而飞了,一些盗窃案还引起家庭的不和。”陶警官介绍,这类案子有的是妻子怀疑丈夫把钱拿去花了,有的是丈夫怀疑妻子。

  “直到几天前,我们抓获一名嫌疑人,从其身上缴获一套开锁工具,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厉害的开锁工具。”陶警官介绍,一名男子到财富广场,打开某一住户家门,进门后发现里面有人,随即男子被抓获,住户报了警。

  警方审讯,嫌疑人姓金,昭通籍人。另外,还从金某身上缴获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几块金属片和几张锡纸。金某告诉民警,盒子里的东西是开锁工具锡纸晃匙,但不是他的。“我朋友的,我暂时帮他带着。”金某称,他朋友进行过开锁培训,培训期间,市面上看得到的锁,都会进行研究,有的锁5秒钟就能打开。不过警方并未找到金某所说的朋友,虽然金某有入室盗窃的嫌疑,但没有证据,最后只能放了金某。

  在振兴路派出所,记者看到民警收缴来的锡纸晃匙。装工具的盒子很精致,仅有一个扑克盒大,里面有一些金属条、锡纸及几片模具。警方介绍,现在的开锁工具越来越先进,而且很容易就能买得到。“原来许多盗窃犯会使用卡巴开锁,靠冲击力破坏锁芯,但锡纸晃匙则不会让锁破坏,而且开锁速度极快,我们还有几起不留痕迹的盗窃案,正是使用了锡纸晃匙开的门。”陶警官介绍。

  陶警官还告诉记者,盗窃案一般在住户晚饭后外出散步这个时段高发。盗窃犯一般会提前踩点,楼层一般选择倒数第二层。“一般他们会先敲门,要是没人,就迅速开锁;倒数第二层主要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要是主人回来,盗窃犯可以上楼躲避。”

  警方表示,从他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有一定技术,只要是用钥匙开的锁,用锡纸晃匙都有可能打开。“现在的小区房,门锁都是同一个类型的,盗窃犯研究通了一把锁,几乎整个小区的门都能轻松打开。”

  记者上网搜寻“锡纸晃匙”,发现许多地方都在卖,一些网站还有开锁教程视频。陶警官介绍,针对锡纸晃匙,目前最有效的防范办法是加装密码锁或刷卡锁,小区加强安保措施等。

站长评论:

视频一定要看完,最后的几分钟很关键。

曾经有一段时间,本人对技术性开锁比较感兴趣,曾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过大量资料,对各种技术性开锁手段也了解的相当多。

视频中的是“弹子锁”,一种古老的锁芯,实际上视频中的“锡纸晃匙”开锁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出现过,只是近期才开始大规模爆发。

弹子锁(Pin Tumbler Lock),亦称弹珠锁、珠锁、锁簧锁或销栓锁,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锁具结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锁簧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便被放开。

1848年 ,美国人耶鲁-林那斯发明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目前,该种结构在世界上各种锁具中普遍使用。现代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双向、三向、四向弹子,母弹子等多种结构,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锁的保密性能,使锁的编号由原有的2500种通过“向”、“面”的变化达到百万种。

1994年发布的标准,沿用至今:

A级锁:暴力开锁至少15分钟,技术开锁至少1分钟。

B级锁:暴力开锁至少30分钟,技术开锁至少5分钟。

C级锁:这个真不知道,一般人都接触不到这种锁的。

市面上普通人最高也就只能买到B级锁,C级锁属于大型企业、保险箱、银行或更高级别的用户。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级别,叫“超B级”,通俗的来说:

A级是最原始也是最不安全的锁芯,防盗时间2-5分钟,是单排子弹槽;B级是较安全的是双排子弹槽,防盗时间15-30分;超B级是目前来说最安全的一侧为双子弹一侧是曲线槽,防盗时间200-300分。

由于“弹子锁”实在太过于古老,以至于其原理已被很多人参透,构造简单,技术性开锁难度很小,再加上各种工具层出不穷,所以现在随便一个毫无拘束含量的小偷,都可以在数秒之内打开锁。

加之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大量资料在互联网上涌现,还有专门的开锁论坛,各种视频教程,只需要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套完整的开锁工具,门槛变得很低。

所以目前锁变的很不安全,小偷疯狂作案,视频中的小伙子说:曾经有一次,我一小时开了36户,来了三辆车,后边十几个人去搬东西……

建议各位看客,火速检查自家的锁,能换就赶快换掉,安全重于一切,还有再说几句,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锁,也完全不安全,各种“汽车锁解码器”、“电子锁解码器”到处都有卖,其原理也不复杂,还有“暴力破解”型的,暴力猜解“密码”。